2007年6月13日 星期三

肥胖的元兇

肥胖是指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%以上,並多伴有頭暈乏力,神疲懶言,少動氣短等症狀的一類病証。

現代社會由於飲食結構以及生活方式的變化,肥胖病發生有明顯增加趨勢,它是一種營養過剩性疾病,患者不僅有體弱無力、行動不便、動則氣喘、心悸、怕熱多汗/腰腿疼痛等症狀,且多伴有血糖、血脂等代謝及內分泌系統功能異常,常併發或加重消渴(與糖尿病相似,証狀:多飲、多食、多疴,嚴重的可伴有體重減輕)、眩暈、頭痛、脇痛(腰兩側對上)等病症,嚴重危害人類健康。

西醫學中單純性肥胖分單純性肥胖及繼發性肥胖,單純性肥胖又可分為遺傳性肥胖和獲得性肥胖。繼發生肥胖常見機體的某些疾病引起,例如下丘腦、垂體病、胰島病及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的繼發性肥胖症,亦可參照本篇護理。


[病因病機]
1. 年老體衰:
肥胖常為衰老的表現,與腎臟虛衰關係密切。腎為先天之本,又為水臟,能化氣行水,中年以後,腎氣由盛轉衰,水濕失運,痰瘀漸生,尤其是經產婦女或絕經期女性,腎氣衰退,不能化氣行水,致使濕濁內聚,而產生肥胖。

2. 過食肥甘(肥膩):
暴飲暴食,尤其是過食肥甘厚味是產生肥胖的原因之一。由於暴飲暴食甘厚味常可損傷脾胃,水穀運化失司,濕濁停留體內,且肥甘又能滋生濕熱,蘊釀成痰。痰熱濕濁聚積體內,引起體重增加,形成肥胖。

3. 缺乏運動:
久臥久坐,缺少運動勞作,也是產生肥胖的重要原因。「久臥傷氣,久坐傷肉」,傷氣則氣虛,傷肉則脾虛。脾氣虛弱,運化失司,水穀精微不能輪布,水濕內停,形成肥胖浮腫。

4. 久病正虛:
久病之人可見氣血陰陽虛衰,氣虛運血無力,陰虛陰寒內生,血行澀滯,痰瘀濕濁內生,常可形成肥胖。故肥胖不僅能單一病症出現,亦可表現為其他病症後的繼發症狀,如消渴病常伴有肥胖。

5. 情志所傷:
五臟皆能藏神,情志過極必然影響臟腑的功能,如懮傷肺、怒傷肝、思傷脾、喜傷心、恐傷腎,七情所傷,臟腑氣機失調,水穀運化失司,水濕內停,痰濕聚集,亦成肥胖。
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脾與肌肉,但與腎氣衰虛關係密切,亦與肝膽及心肺功能失調相關。其病性本虛以氣虛為主,主要表現為脾腎氣虛,亦可兼見心肺氣虛及肝膽疏泄失調;標實以痰濁、膏脂為主,兼有水濕、痰瘀、氣滯等。臨床雖常見本虛標實,但各有側重不同。

沒有留言: